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宰制

「福柯通過對歷史中的性、瘋狂、罪惡、神經病等觀念變化的考察,指出所有話語、知識都是權力的某種表述,而不是純符號的、純文本的指意過程。只有體現權力的規範和法則才能決定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反常的,什麼是理智的,什麼是瘋狂的,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話語實踐中的任何個人只有遵循這套規範和法則,才能思維和說話,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瘋子,就會被置於沉默的行列中。福柯進一步指出,權力及其意識形態通過政治、經濟、教育和種種社會機制使體現權力的種種規範和法則進入無意識,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表達。因此,任何話語都是一種非個人的實踐,是任何個人力量不能左右的。」(劉象愚等,《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

教育,或許是體現權力表述最為極致、卻又最不自知的場域了。

面對學生,老師只能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語,更謹慎的回應孩子們的反應,謙卑的反省自己究竟被權力的無意識浸潤到多深的程度。

而教育職場上的互動,亦可同理觀之。只是,大人或許比小孩更相處吧──那麼,把這段話牢牢的記在心裡,多少能為自己帶來些「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微薄自信與自在吧!?

只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不也是某種意識上的自高?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孩子,我該如何帶你看見世界?

《老鼠阿修的夢》,上誼出版(1991)

文、圖/李歐‧李奧尼  譯/孫晴峰

關鍵字:自我、夢想、想像力

當貧窮的老鼠夫婦想像孩子阿修或許能當上醫生爲他們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時,
他們問阿修長大以後要做什麼,
阿修說「我不知道......我想看看這個世界。」
這句話,的確敲進了我這身為母親的心。

然後,老師帶阿修和同學們去美術館,
阿修看了各式各樣的畫:有人物像、靜物畫,有寫實的風景、也有需要想像的抽象畫,
於是他覺得「世界都在這兒了」,
更重要的是,從欣賞這些畫的過程中,他的內心充滿了快樂,
於是那天晚上回家,那些美麗的色塊隨著音樂走進了他的夢裡,
阿修從沒有那麼快樂過,他希望永遠待在那兒...
然而就在此時,他驚醒了過來,
眼前他所居住的灰暗髒亂閣樓因為夢的對照,更顯得黑暗悽涼,
使得阿修因此流下淚來,
然而阿修眼前髒亂的景物在淚眼中居然有了色塊的變化,
於是阿修終於知道他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了,
他成為一個畫家,實現他的夢想,也賺了很多錢。

故事中,阿修的老師是個很重要的角色,
雖然他什麼話都沒有說,
也許他更不知道一趟圖書館的參訪活動,
竟然讓一個孩子看見了自己的夢想,並且在長大之後實現它,
這或許就是給我們最大的提醒了吧──做一個帶領孩子看見世界的大人,
孩子的夢想,從來無需大人告訴他,只需要大人帶他們去看、去發現。

此外,Leo Lionni也許認為,想像力是孩子最大的資本吧,
透過故事,Leo Lionni告訴我們,
想像力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的視角由晦暗悽涼而變得明亮快樂,
淚眼中看見的世界有時卻是生命的轉戾點。
而阿修的夢雖然沒讓他依父母的想像當上醫生,
卻還是能讓他的老鼠父母有吃不完的乳酪。


對於畫家而言,美術館所展出的畫匯集起來就是世界,
對於運動員來說,世界就在奧運裡,
那麼,每個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以及育兒活動之餘,
也該停下來想一想:我的世界在那兒呢?
並且還要再想一個更遠的問題:
將來,我能有智慧去欣賞並且支持孩子眼中與我有所不同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