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爾雅1980年代「年度短篇小說選」研究~謝誌

開始寫這篇論文之後,才發現,我是不認識1980年代的。

1980年代開始的那年,我還沒到上幼稚園的年紀,接著成長於學者口中的「狂飆八○」時期,「麥當勞」大概是我童稚印象中唯一與此時代稱得上有所連結的事物。進入高中後,所屬的社團爲我引介了學運、新電影、小劇場、鄉土文學論戰、後現代詩……等諸多時興的藝文相關名詞,如今回首,才看見這些名詞的歷史位置,又豈是總為莫名情緒所苦的浮游青春所能懂得的份量呢?充其量,這些字眼不過是帶來了一種「文藝青年」的氛圍,帶我走過那個不知爲何苦悶、為何反抗的青澀歲月。在校刊社同伴的帶動下,一味生吞活剝地讀著昆德拉或卡繆之外,社團教室裡不時散落的幾冊爾雅「年度短篇小說選」,算得上是我最初接觸的台灣文學文本了吧──其實,那時的我又何曾看懂任何一篇小說呢?但那樣耽溺於文字的青澀歲月,倒真在我生命內裡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因此,除了學術的研究動機之外,更期待能在已成片段的成長畫面中,利用文學文本來擴充個人成長記憶的視野;也或者,是去認識如今在我們看來十分平常的議題,在當年是如何澎湃著社會人心,好讓幼年的自己與那些社會時代背景產生連結;更或者,回身去整理個人那個埋下文學種子的年代,好讓自己在摸索文學的路上,有著比學術風潮更與個人切身關聯的方向。

如此說來,我對於1980年代的感知,是從1990年代才開始的,而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接近結束之前,我才開始接觸到了所謂1980年代的文學語境。正如個人生命從生長、發育而後感知自我,也需要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看見某些不明所以的自己──這個另一種方式的互文閱讀,雖無法同時呈現於本篇論文之中,卻讓我得到了比學位證書更為寶貴的生命意義認知。

謝謝大學恩師許琇禎老師所給我的研究題目,對於我這個認識十多年的學生,無論在學習上或是做人處事上,許老師所給我的提點,總是迷津中的指引,而我卻總要在一段或短或長的時間過後,才能明白那當中的智慧與透澈,以及這背後所包覆的愛護與寬容。謝謝指導教授張炳陽老師幫助我在研究論題上可以放心的探索、自由的發展,並且對於我這位無論人生進度或是論文進度均掌握不佳的學生,張老師從容而善意的回應與安慰,總是悄悄地釋放了我內心的種種壓力。謝謝孟樊老師對於本篇論文鉅細靡遺的觀察,苦口婆心的指導與修正意見,讓我在研究方法與寫作格式中學習到更為嚴謹的學術表達。謝謝藍建春老師深入論述結構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問題,並且在嚴肅的學術討論之餘,不吝給予鼓勵關懷,令我倍感溫暖。

此外,還要謝謝台文所友良、慧鈴、祿基在學習的路上所帶來的砥礪與協助。也謝謝公婆的體諒與支持,並且分擔了照顧孩子的辛勞,而外子文宏一路以來讓我不受現實攪擾的生活呵護與研究資源上提供的強力後援,以及我們的孩子所帶來家庭生活的實感,則是帶領我走過這漫長求學路途的最大動力,更教會我在生活的取捨中,看見了生命課題的先後順序。最後,要謝謝我的母親,如果此刻我對於個人價值的追尋感到開心與喜悅,我想那是由她的青春換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