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十問

反映了十足的西方觀點,

所關心的仍是政治主題。

而達賴的回答往往將政治焦點轉向生命的、精神的層次,

闡釋該信仰的是真理的永恆力量、而非短暫屬世的表象。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爾雅1980年代「年度短篇小說選」研究~謝誌

開始寫這篇論文之後,才發現,我是不認識1980年代的。

1980年代開始的那年,我還沒到上幼稚園的年紀,接著成長於學者口中的「狂飆八○」時期,「麥當勞」大概是我童稚印象中唯一與此時代稱得上有所連結的事物。進入高中後,所屬的社團爲我引介了學運、新電影、小劇場、鄉土文學論戰、後現代詩……等諸多時興的藝文相關名詞,如今回首,才看見這些名詞的歷史位置,又豈是總為莫名情緒所苦的浮游青春所能懂得的份量呢?充其量,這些字眼不過是帶來了一種「文藝青年」的氛圍,帶我走過那個不知爲何苦悶、為何反抗的青澀歲月。在校刊社同伴的帶動下,一味生吞活剝地讀著昆德拉或卡繆之外,社團教室裡不時散落的幾冊爾雅「年度短篇小說選」,算得上是我最初接觸的台灣文學文本了吧──其實,那時的我又何曾看懂任何一篇小說呢?但那樣耽溺於文字的青澀歲月,倒真在我生命內裡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因此,除了學術的研究動機之外,更期待能在已成片段的成長畫面中,利用文學文本來擴充個人成長記憶的視野;也或者,是去認識如今在我們看來十分平常的議題,在當年是如何澎湃著社會人心,好讓幼年的自己與那些社會時代背景產生連結;更或者,回身去整理個人那個埋下文學種子的年代,好讓自己在摸索文學的路上,有著比學術風潮更與個人切身關聯的方向。

如此說來,我對於1980年代的感知,是從1990年代才開始的,而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接近結束之前,我才開始接觸到了所謂1980年代的文學語境。正如個人生命從生長、發育而後感知自我,也需要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看見某些不明所以的自己──這個另一種方式的互文閱讀,雖無法同時呈現於本篇論文之中,卻讓我得到了比學位證書更為寶貴的生命意義認知。

謝謝大學恩師許琇禎老師所給我的研究題目,對於我這個認識十多年的學生,無論在學習上或是做人處事上,許老師所給我的提點,總是迷津中的指引,而我卻總要在一段或短或長的時間過後,才能明白那當中的智慧與透澈,以及這背後所包覆的愛護與寬容。謝謝指導教授張炳陽老師幫助我在研究論題上可以放心的探索、自由的發展,並且對於我這位無論人生進度或是論文進度均掌握不佳的學生,張老師從容而善意的回應與安慰,總是悄悄地釋放了我內心的種種壓力。謝謝孟樊老師對於本篇論文鉅細靡遺的觀察,苦口婆心的指導與修正意見,讓我在研究方法與寫作格式中學習到更為嚴謹的學術表達。謝謝藍建春老師深入論述結構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問題,並且在嚴肅的學術討論之餘,不吝給予鼓勵關懷,令我倍感溫暖。

此外,還要謝謝台文所友良、慧鈴、祿基在學習的路上所帶來的砥礪與協助。也謝謝公婆的體諒與支持,並且分擔了照顧孩子的辛勞,而外子文宏一路以來讓我不受現實攪擾的生活呵護與研究資源上提供的強力後援,以及我們的孩子所帶來家庭生活的實感,則是帶領我走過這漫長求學路途的最大動力,更教會我在生活的取捨中,看見了生命課題的先後順序。最後,要謝謝我的母親,如果此刻我對於個人價值的追尋感到開心與喜悅,我想那是由她的青春換取而來的。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時間所能給的答案

今晚去看了台北電影節中,入選台北電影獎的其中三部劇情短片:
《時光》、《待消失的影片》、《秘密海》。

這三部片的主題與表現技法容或殊異,
卻同樣在時間所形成的記憶軸線上,各自做了一些闡述與發揮。

在說故事的技法上,
《時光》強調了畫面,
《待消失的影片》運用的是語言,
《秘密海》則由人物的對話行動來表現,
而音樂材料的輔助則是三者共有的特質。
這些元素的組合,使得影像所形構的「記憶」意符,產生了不同層次的追尋。

對我而言,
《待消失的影片》對於西方文學文本的挪用,
反而讓導演所欲標舉的電影主體,在理論之中成為一種被動的存在,
因此在多層次影像與敘述者視角的轉換中,「記憶」也只能成為一種空洞虛無的話語。

如果要擺脫虛無的陰影,
那麼以成長主題來表達對於時間存在的肯定,
則成為《秘密海》與《時光》的共同論述基礎。

流暢的人物互動是《秘密海》讓人看來可親之處,
青春初萌的情感正如劇中人物關係所呈現的糾葛,
活力奔放卻又不知如何面對自我、情真意切卻又不善處理衝突,
他們的快樂與掙扎,其實都是因為時間尚未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
因此當時間拉開了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距離,
春青便只能成為各自心中的一隅秘密之地,
即便他們的臉龐看來還是如此青春,
但是面對時間的某些體悟,已意味著走出矇眛卻也失去了青春的純粹。

相對於《秘密海》由青春所散發的懷念與追想,
《時光》的思索則顯然更為深沉且碰觸到了真實的生活面貌──
這種真實不僅僅是讓孩子看見那不怎麼完美的世界,
更在沒有眼淚的畫面中,傳達了這類情緒的想像與張力,
而時間所形成的視角中,則構成了對於這些童年記憶的釋放詮釋,
透過成長的高度,成年的女主角看見了幼年不明所以的人生樣態,
同時也在俯身回看之際,找回了面對成人現實世界的純真力量。
倘若,人內在生命的韌性能使時間發光,
那麼,《時光》的確在女主角的過去與現在時間的接續映照中,
折射了某些撫平不安內在的記憶光束。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陪伴孩子成長

自己帶小孩,以前在教科書上念過的生硬理論,
開始慢慢轉化為再平凡不過的生活印象。

幾個教育學上的大哉問,也開始點點滲入新手父母的思維裡:
學習,是先驗的?還是建構的?
成長,是該等待孩子的發展?還是由大人來訓練而成?

關於這些提問,我也沒有答案。

或許是因為育嬰假讓我擺脫了每日上班的時間壓力,
所以讓我現在更有勇氣說,
父母能做的,就只是"陪伴"而已,
然後,讓孩子用自己的步調學習成長。

其他更多的話,且讓我以下面這首詩來代替吧~~


〈孩子〉

一個懷中抱著孩子的婦人說,請和我們談談孩子吧。
於是他說:

你們的孩子,並非真的是你們的,
他們是生命本身所渴望而降臨的子女。
他們藉由你們而來,卻非來自於你們,
儘管他們與你們相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予他們你們的愛,而非你們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讓他們的身體住在屋子裡,
卻無法拘留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棲息在明日之屋,
那是你們即使在夢中也無法探訪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和他們一樣,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一去不回頭,也無法停留在昨日。
你們是弓,孩子是從弦上發射的生命之箭。
那弓箭手在無窮盡的路途中瞄準目標,用力將你的弦彎曲,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讓你們在弓箭手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悅;
因為他愛那飛馳的箭,也愛那靜止的弓。

摘自《先知》,卡里‧紀伯倫(Kahil Gibran)
引自《給寶寶的1000個幸福承諾》,瑪莉卡‧夏普拉(Mallika Chopra)